常见问题及解答

强迫症与原生家庭有关——限制性信念

强迫症跟原生家庭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准确的来说,是和“限制性信念”有关。
实际上,孩子的强迫从小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将自己未曾满足的欲望投射到孩子身上,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在其心里树立起的信念:我必须改造自己成为理想的样子,这样才能够出人头地。孩子就会慢慢打压自己的天性。
在12岁之前这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在这之前人格还不能完全独立。但是,随着青春期自我意识的觉醒,当他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的时候,冲突就产生了:“我比不上别人”,以及不断的自我否定等这样的限制性信念。
这种信念将孩子的心身禁锢起来,现实中的失败更加深了这种信念,并不断地通过头脑虚幻出的场景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用思维和想象来代替自身真实的感受,沉溺于小说网络游戏当中不能自拔,并出现逃学厌学的心理。因为通过学习并不能带来自我满足的感觉。
强迫症,原生家庭,限制性信念:强迫症与原生家庭有关——限制性信念
随着步入社会的时候,面对眼花缭乱的目标,我们更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种感觉主要体现在求而不得上。佛教里面八苦之一,就是“求不得”的苦。
这种求不得只是自我的设限,有时候连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支撑起自己的欲望,面对目标的时候退而却步,只能在心里产生内战跟消耗,表现出来的就是焦虑症
新概念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认为——焦虑症是未来不安在当下头脑的投射,在这种投射之下,自己会对前途感到非常的不安。
为了逃避现实的打击,保护自己人格尊严。我们就会继续沉溺于头脑的梦境,失去了行动的勇气和信心,缺乏实际的锻炼和经验,更加加深了自我否定的这种信念,但是这种情感总要找到宣泄的途径。所以有时会慢慢演化为抑郁症,但更多的时候它会演化为强迫症。
强迫症是为了摆脱焦虑的衍生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不仅仅体现在反复关门、反复洗手,也可能体现在咬指甲、抽烟、揪头发等等这些无意识的行为上,目的就是为了平衡焦虑的情绪。有的转向自己躯体上的症状,怀疑自己患上什么重大的疾病,总是不能放下这个疑虑而转化为疑病症。
强迫症,原生家庭,限制性信念:强迫症与原生家庭有关——限制性信念
强迫患者一般有表现出来的强迫性人格,看起来好像有完美主义倾向,以及强烈的不安全感,导致极强的虚荣心,在现实中非常容易受挫,需求不到满足的时候,就开始产生内耗。潜意识层面的限制性信念,就源源不断的输出强迫思维,行动的能力就得到削弱。
对于如何打破限制性信念,荣教授比较推荐的是意识疗法。而意识疗法的核心就是如何突破自己的限制性信念,这种突破的方法就是通过行动创造新的感觉,不去相信头脑里给你的设限。所以,从一点小事开始,慢慢培养自己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变得觉知。提升行动力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把能量释放到外部,才是走出强迫心魔的必经之道。
这个行动并不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在意识疗法里面都是一些俯首即拾的方便法门。你可以不去做有氧运动,你也可以不去做高强度的训练,你也可以不去人际交往,但是你不可能不去呼吸,一个人不呼吸5分钟内就会死亡,有意识地感知你的呼吸。
在刚开始践行的时候,你会发现在这种状态下,人非常容易走神,或者有特别多的杂念冒出来,因为呼吸特别的微弱;刚刚开始练习的人,不可能去感知到呼吸的精髓所在,所以你不一定要在静坐的时候去践行呼吸的方法。你也可以在任何的场合闭上眼睛去观察你的呼吸,在挂号排队的时候,在等火车的时候,又或者在电影开场之前……你都可以练习,每次只要3~5分钟就可以了。
当你持续观察自己的呼吸,你就很容易做到心系一处,意识很容易回归,你也逐渐会变得有意识,那么是情绪欲望思维困扰你,你也能够先知先觉,而不像是过去那样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关注的是它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有的人说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练习静坐,我在睡觉的时候练习静坐……那实际上只不过是换一个姿势的胡思乱想罢了,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深受其害,让头脑变得更加的混沌。
在意识疗法自我心理疗愈体系里面,还有另外一个辅助的方法:经行!这些方法在禅宗里都称之为方便法门,也就是说怎么方便怎么来。
具体践行的方法就是穿上比较薄底的鞋子,每天走一定距离的路,在走的过程当中,头脑思维不要参与进来,而是打开你的感知,将意识集中在脚底跟路面的感触上来!对此,荣教授曾言道:当你有意识地踏出你的右脚,也是疗愈的开端!
强迫症,原生家庭,限制性信念:强迫症与原生家庭有关——限制性信念
特别处于焦虑症或者强迫状态下的时候,当你很好的去践行这两个步骤的时候,你会发现之前的肢体僵直的状态会得到改善,会慢慢恢复到柔软状态;头脑就不再像是板结的水泥那样固执跟刻板,会慢慢的开始变得松动。只要假以时日,你的意识将得以延展,你的感知将再次变得敏锐,那些困扰的你的限制性信念也会随之消退,你会从这些小事中找到成就感。
当超越头脑,你就学会了不给自己烦恼跟痛苦,那么别人也永远不可以给你烦恼,给你施加痛苦;偶尔去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思索任何一个不喜欢你或者是你不喜欢的人也无伤大雅。
不要因偶尔的一两次的过失而耿耿于怀,但是,不要让它再次深入你的潜意识。
愚痴的人,总是想要试图在头脑里分析别人、了解别人,而智慧的人,在努力地了解自己。
常以为别人会在意你,或者希望别人会在意你的人,那样的生活会有比较多的烦恼。
咨询或联系我们,请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公众号
本文于2021年11月15日15时原创自新概念心理咨询网:https://www.anewator.cn,提倡原创,立足原创,如需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本站地址。
上一篇:总喜欢去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的人,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
下一篇:如何打破“习得性无助”的魔咒?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