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问题

儿童青少年孩子厌学问题的心理分析

青少年们在从 6 岁起到 22 岁大学毕业这个阶段,很多人会认为:16 年的素质教育是“唯 一”出路。而当孩子们说:“我不想念书了、我念不动了、我学不进去 了”的时候,家长会很惊讶,这种想法是不是有厌学症状?今天我们就孩子厌学问题来做下心理分析。
“厌学”,就是这么可怕的事,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走向对能力、智力高度要求的社会,人工智能替代着越来越多岗位,不发展出高度的智力能力,迟早被社会抛弃成为现代人心里的隐忧。率先目睹或正在经历着社会变迁的父母在应对自己的生活之余,面对着自己孩子对学校的种种情绪,忧心忡忡着实如热锅上的蚂蚁。
因为家庭里的孩子们,听话点儿表现佛系的,不上学但是也不惹事,放弃了学习之外似乎也没什么大毛病;活跃点的,交朋友出去玩、打游戏、追明星;这时的父母催不得、碰不得、打不得、骂不得,只怕弄巧成拙。
其实,“厌学”不能真实反应事实,因为不去学校的孩子都有他们各自的理 由,说他们讨厌学校/学习/学生并不一定是真的,因为,真的有人即使很喜欢学校,也一样去不了学校(注:我们在这里谈的“去不了”并不涉及因经济等外在客观因素造成的失学,而是围绕个体心理层面的思考)。
其次,厌学在现有的精神心理评估当中并没有具体可直接应对的诊断,也就是说,并没有“厌学症”这个病。家长因为孩子的上不了学带去看医生,很有可能得到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诊断,比如抑郁、焦虑等,或者,很多时候干脆没诊断,被冠以“情绪障碍”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家长们并不能理解在这背后与不能上学有什么以关系或者又该怎么办。
最后,厌学这个词中的“厌”似乎让人总感觉某种强烈的抗拒,其实临床工作者们都知道,厌学本来就不是某一个年龄段的专属物,任何学生或家庭都有可能碰到的问题,许多“厌学”的个体可能本身恰恰是无悲无喜无欲无求无目标而才上不了学。
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与其说是厌学,倒不如说是某种程度上丧失了目标后的“空心”、“弃世”状态。不同领域的专家们从个体、家族、社会 等多层面都在进行着研究,比如北大徐凯文教授所提出的“空心病”对于大学生群体找不到动力与目标的厌学情况发生就描述的更为细致与贴切。
所以现在的“厌学”之说,更像是从一种情绪入手的判断观点,说法本身与事实可能大相径庭。那么,无问西东的“厌学”长什么样?
研究发现当代日本社会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几个原因集中在:;70 年代全人口就实现了 90%高中毕业,40%大学毕业的高学历社会后, 反而降低了青少年对学历的愿望和渴求感;;日本教育当中长期对划一性、勤奋、规则的训练不能匹配就业的需求。特别是第三产业发达起来之后,对人的个性化交流、社会性要求越来越 多,相比之下在校教育学业技术上的追求与要求无法直接应用于就业。;学生们的个性主张要求与校园内规范制度的约束、更复杂的人际摩擦相 作用,使得心理压力加大;;标配化的教育让学生和家庭都感觉到压力,这种压力造成对于学校教育的不满,对教育本身的批判也增加了校方、家庭的管理难度。
所以,正名“厌学”远不是咬文嚼字的较真,也不仅仅是出于污名化问题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个现象本身的多样化与复杂性所决定。
其中为数不多的连续性追踪研究发现,升学往往是导致不上学情况发生很重要的转折点——不同阶段学校教育体系的变化、青春期固有的苦恼以及成长中的挫折、学业能力方面的差异等等都在背后发生着不小的作用。
儿童青少年,心理分析,厌学:儿童青少年孩子厌学问题的心理分析
小学 4 年级开始长期不上学的学生,相比低学年或出现一过性不上学现象的学生,有可能更难恢复学业,中学三年也持续性的不上学倾向更高。
另外,对校园欺凌霸凌问题的发现等等,都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不上学。这个课题在国内,学者们也持续在临床及研究领域做着许的工作。其中上海同济医院的临床医生及家庭治疗方面的专家刘亮博士在其新书当中,基于自己的临床案例把当前引发青少年儿童厌学问题的原因归纳为这样五只拦路虎:
我们在以上基于临床调查及实例的讨论中我们其实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专家、 临床工作者们都会把上学这件事从生物-心理-社会多层面的来考虑,跳出了一般意义上我们单纯只把学生本人当作问题的所谓“厌学”视角。
甚至临床工作者们在接触这样的案例时往往不一定会立即所父母所焦虑的“上学”本身拿出来当做首要目标,而是更为仔细的观察那个不去上学的大/小孩子,在不上学的行为背后, 做着怎样的自我主张?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离经叛道”来演绎他们的思想。
让人饶有兴味的是,往往当大人们安静下来,愿意和孩子们谈一谈,一起思考思考, 不再张牙武爪的威胁他们必须去上学时,他们反而会不那么需要竖起身上的尖刺, 用对抗的态度来拒绝一切,通则不痛,有时不上学的问题也就缓解或解决了……
基于临床工作的特殊性,首先我们还是要提倡“个案个看”。一百个不上学孩子的背后有着一百种生命状态,一百种经历与故事,更不要说复杂交错的生物性遗传特征。
但同时我们要想到,学校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不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青年人群都是在迈向成人世界的征途当中,出现了与学校关系层面的断裂,因此回到这种“关系链”中来考虑,厌学不只是个人的事,也是家庭的事、 校园的事,更是相关各支持领域工作者们的事,如何从与其发生连接的各个关系层面康复性的支持工作必不可少。
孩子不去上学一定有他们自己的一些理由,一时说不明白,请家长至少给孩子一个安心安全的家庭环境能呆得住。可能您会着急:“要是这样做了 TA 呆得舒服了不就更不去上学了。”但请放心吧,人是社会性生物,孩子一步步长大, 必然会有社会交往的需求与向往,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些困难,我们要允许他们休养生息。
温暖的家庭,是一个人抵御社会上风刀霜剑的安全基地。在北方生活的人都 有体会:虽然北国室外寒冷,从有足够暖气的家里走出去,穿戴适度甚至稍单薄些都不容易“冷透心”,那是由内向外觉得自身温暖所以足够抗寒;反之南方地区虽自然温度比北方高,但室内外温度一样,甚至室内因为阳光照射不足,更阴冷些,所以出门进门都是一个冷字,让我们都有个印象“冬天的南方很难熬”。
我们用这样的原理来理解家庭对人的支持更为直观——“考验”、“穷养”可以有,但不能把家庭等同于社会那样无情与残酷,安全温暖的港湾才是成长中的孩子能扬帆远航最好的加油站。
既为“加油站”,就不能把家庭孤立起来,加油站里的油需要专门的管道、 通路等等,而各个窗口工作的临床工作者们(医生、咨询师、社工师、包括老师) 都是家庭可以依靠的对象。
相信专业工作者,会和您一起面对这些困难。孩子不来,没关系,您的改变 就让家庭在改变,家庭的改变发生,或多或少就会促使孩子的改变发生。
毕竟如果有一段不去学校,“归校的时机”就不大容易找到。如果不上学的情况已经发生,学生进入“请假”状态,那么作为学校也切莫无视这部分学生,在不强迫的前提下可以试着做做家访,即使家访有困难也可以用手机或网络途径定期的传递学校和班级里的信息,使学生本人与家庭以外的成年人、与外界保持有规律的联系。
在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老师的角色与咨询师角色有着不同的意义与分工。 咨询师囿于专业设置,“等待”的被动成份偏多,无法做太多主动的沟通,只能是“以点(对个人)带面(环境)”。而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接触学生的“面” 会更大,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及现状之后,积极主动的“做事”对学生不失为一 种资源。
临床工作者在面对青少年儿童工作时,最为关键的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价值中立的态度、系统性的视角以及有涵容能力的足够的耐心。我们允许自己被来访者所用,但不是成为其中某一方的工具,这其中的差别需要临床工作者不断地自我反思,更需要接受来自朋辈的、工作协作伙伴的、更高一级督导的帮助。
咨询或联系我们,请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公众号
本文于2021年03月10日16时原创自新概念心理咨询网:https://www.anewator.cn,提倡原创,立足原创,如需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本站地址。
上一篇:童年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下一篇:什么时候需要做青少年心理咨询?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