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反馈

孩子在害怕什么?

或许这是很多大人的疑问——一些在大人看起来很寻常的事物,孩子看到后却露出害怕、恐惧的神情;当你去问孩子害怕的缘由,孩子却答不上来。那么孩子究竟在害怕什么?他们的恐惧又从何而来?

从何而来?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情绪,尤其是高级、复杂的情绪,大多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衍生出来的。然而恐惧却不一样,灵长类动物、哺乳类、啮齿类动物,甚至无脊椎动物,面对恐惧时的表达和行为方式上都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证明恐惧是动物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上古情绪”之一。因此,人类天生对比自己强大的事物和神秘不解的现象怀有一种敬畏之情,而这种敬畏之情的本质就是恐惧。因此,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是一种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情绪,比如怕黑、怕陌生人、怕陌生的环境等。
但人类与动物毕竟不同,人类还要受社会、文化和语言的影响,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孩子的恐惧除了天生,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习得的”。比如,看电视时出现蛇的镜头,电视屏幕上人们惊恐的眼神和表情以及解说员紧张凝重的声音,都会让孩子敏锐地感到这是一种危险的东西,从而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孩子自身的经历也是“习得恐惧”的一种,比如有的孩子被狗咬过一次,之后他再看到狗就会很害怕,甚至害怕一切毛茸茸的动物,最后扩大为所有四足动物。这就是典型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恐惧心理的由来。
另外,还有一种“习得”是“被动习得”,是大人的恐吓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比如,为了让孩子快点睡觉,大人会吓唬不肯上床的孩子:“还不睡觉!妖怪来抓人了!”;为了让孩子不爬高,吓唬孩子:“爬那么高摔下来,会骨折,痛死了!”在这种语言的恐吓下,孩子的恐惧心理自然越来越严重,孩子就会越来越胆小。

常见表现?

儿童的恐惧症状根据其表现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轻度恐惧、中度恐惧和重度恐惧。
轻度恐惧对孩子的影响不是很大,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孩子远离令他害怕的人、物或环境后,大多可自然消失;中度恐惧会给孩子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假如大人没有及时察觉并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就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隐患,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重度恐惧引发的后果就更严重了,它对孩子的影响无论是当时还是以后,都非常深刻。它会令孩子整日惴惴不安、神思恍惚,甚至噩梦连连、高烧不退,严重损害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恐惧虽然是一种心理及情绪反应,但孩子的生理却能十分清晰地表现出来。通常受到惊吓的孩子都会出现这样一系列状况: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脸色苍白、四肢无力、出冷汗、尖叫逃窜、躲避退缩、抑郁寡欢,甚至痛苦绝望。这时候,家长要及时安抚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然后,要用语言上的宽慰和科学易懂的解释来消除孩子的恐惧,特别是当很多恐惧是孩子对人、物及环境不熟悉造成时。因此,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很好的办法。
虽然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假如外界并没有明显的刺激物,而孩子却陷入了严重且持久的恐惧状态,或者孩子对某些本应不再恐惧的事物依然怀有强烈的恐惧情绪,那么这种恐惧就是不正常的,甚至会发展成为恐惧症。假如这样的话,就应该带孩子及早就医,以期取得良好的疗效。
 
推荐阅读:催眠——叛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
咨询或联系我们,请关注公众号
联系我们公众号
本文于2020年08月11日12时原创自新概念心理咨询网:http://www.anewator.cn,提倡原创,立足原创,如需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本站地址。
上一篇:影响孩子情绪的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确定学生焦虑的8条线索!

相关文章推荐